欢迎您访问本网站
孙奎官网
法律热线:13262916597

律师服务平台向****律师开放

2017-10-20   17:10:35   来自:sklawls8

法制网记者 余东明

  法治周末记者 仇 飞

  “2017年8月,上海法院律师服务平台访问量共计2318名律师、15.3万人次,其中有639名为外省市律师,访问量1.6万次。外省市律师向平台申请人工服务包括网上立案、核实代理信息、意见建议、网上阅卷,其中跨省网上立案98件。”近日,《法制日报》记者在上海市**人民法院12368诉讼服务平台网页中点击“律师服务平台”,看到了上述平台运行实况通告。

  据悉,2015年年初,上海**律师服务平台并开通应用,今年8月2日又正式向****律师开放,提供网上立案、网上再审申请、网上办理、网上沟通、网上辅助等5大类26项诉讼服务。

  “律师既是诉讼的主要参与者,也是诉讼服务的主要对象之一,服务平台向****律师开通既能方便律师执业、保障律师权益,也能更好地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近日,上海市**人民法院院长崔亚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多年来,我们一直秉承‘把方便让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的工作理念,主动拥抱现代科技,不断提升司法审判和诉讼服务的品质和效率,既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又能获得现代科技带来的规范、便捷和透明。”

  两种方式验证律师身份

  “您好!今天,上海法院律师服务平台正式向****律师开放。您可以使用您所在省级律协发放的律师账号和密码,登录上海法院网(www.hshfy.sh.cn)的律师服务平台,选择使用网上立案、网上再审申请、网上办理、网上辅助、网上沟通等5大类26项诉讼服务。”浙江省律师协会会长郑金都至今仍保留着上海法院律师服务平台8月2日发送的这条短信。

  郑金都说:“上海法院律师服务平台开通的时候,我就希望有****浙江律师也能享受到上海法院的改革创新成果,没想到今天变成了现实。现在律师服务平台已成为我们律师日常办案不可或缺的工具,律师的执业环境越来越好,我们的执业幸福感也越来越强。”

  记者了解到,上海律师服务平台目前采用“整体开放+个别申请”两种方式验证律师身份。

  所谓“整体开放”,即对于已经实现律师身份信息数据实时验证的北京、内蒙古、江苏、浙江、安徽、广东、上海等13个省级律协的18万余名律师,只需输入账号和密码就可以轻松登录平台提出需求、接受服务。“个别申请”,主要是针对目前尚不具备律师身份信息“整体对接”条件的外省市律师,他们可以通过个别申请注册从而获得平台的诉讼服务。

  同****各地其他法院的律师服务平台主要向本地律师开放一样,由于上海律师身份信息已经整体对接,外地律师身份信息需要个别 ,上海律师服务平台正式开通以来,主要是上海律师选择使用。为平等保护****各地律师的执业权益,推进跨域诉讼服务,上海高院对2015年至2016年使用律师服务平台的401位外省市律师进行了用户回访。发现外地律师反映:“申请平台注册时需要验证身份信息、扫描上传各种证件资料,不太方便。”

  “注册验证不方便的原因是外省市律师的身份信息数据库没有与上海法院律师服务平台实现整体对接,因此律师个别申请会有所不便。”上海高院立案庭副庭长罗健豪介绍说,为解决上述这些问题,上海高院主动联系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市律协并报告**法院,与北京、内蒙古、江苏等省级律协实现律师信息数据整体对接。当地律师通过上海法院律师服务平台即可在办公室完成跨省市立案等诉讼事务,省去来回路程奔波。

  网上立案成功率超九成

  网上立案是平台的一大核心功能,据介绍,律师通过平台提交起诉状或执行申请书及相关案件材料,立案法官即可在线办理,符合条件的,依法登记立案,诉讼费用通过网上缴费系统预交,实现全程网上立案。

  上海高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上海法院律师服务平台网上立案成功率高达92%,网上立案10.04万件,其中2017年立案数猛增,上半年已达38687件。

  网上再审申请是今年6月上海高院在****推出的一项网上新诉讼服务功能,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商事判决、裁定、调解书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委托律师,在律师服务平台申请再审。目前,上海高院、一中院、二中院均在试运行中,其中高院审核立案5件,一中院审核立案1件。

  网上辅助中的开庭排期智能避让、关联案件智能推送、办理进度智能提示则是*受律师欢迎的三项功能。

  开庭排期智能避让,即律师向平台上传委托代理手续后,平台相关信息系统可以自动识别该名律师在上海法院代理的所有案件,对其参与庭审的日期实行事先自动避让,免去了律师们因庭期冲突而与多家法院反复协商等烦恼。

  “该功能的设置,表明法院已经**做到了为律师设身处地着想。”山西三晋律师事务所律师高万国认为。

  关联案件智能推送,则是平台可以自动检索律师所代理的本方当事人在上海三级法院的所有案件,并将案件基本信息推到律师平台的律师个人界面,便于律师**了解本方当事人的涉讼状况。

  “平台自动将涉案当事人在上海法院涉及的案件推送一张清单给登录律师,有助于律师识别个别恶意诉讼的情况。”高万国说道。

  上海高院数据显示,目前平台实现了开庭排期智能避让5100多次,智能推送关联案件信息53万余条,发送办理进度智能提示短信306万余条。

  诉讼服务平台司法为民

  除了律师服务平台外,上海法院服务人民群众诉讼的另一张“名片”12368诉讼服务平台也有了新升级。

  2016年底,上海高院与科大讯飞等公司开展合作,将“人工智能”植入12368诉讼服务平台,升级开发了“上海法院12368诉讼服务智能平台”,并于2017年5月17日正式上线。

  据了解,上海法院12368诉讼服务平台于2014年1月2日正式开通,该平台是融热线、短信、网络、微信、移动APP等应用和窗口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实现了一号对外、“一门式”服务,方便人民群众诉讼。

  “此次升级版智能平台具备了诉讼咨询、案件信息查询、法院信息查询、联系法官、意见建议等五项功能。”据上海高院副院长郭伟清介绍,该智能平台在运行中,首先运用语音识别技术将来电人的语音转换成文字,然后运用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分析来电人的诉讼服务需求,再经“上海高院司法知识库”的智能检索比对,将确定的解答内容通过语音合成技术播报给来电人。同时,智能平台还可以根据来电人的需要,将播报内容发送短信给来电人,如智能平台回答不了的则提示转入人工平台。

  据统计,上海12368诉讼服务平台自2014年1月启用以来截至今年7月底,累计提供诉讼服务496万次,日均服务达到3000余次(其中,推送涉案短信312万条;提供自助服务98万多次;人工服务86万多件,日均1100多件),群众满意率达99%。

  郭伟清表示,该平台投入使用后,可以做到24小时为群众提供热线诉讼服务,不仅节约了人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还能**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诉讼需求,有效减轻“诉累”、“问累”、“跑累”。

  “上海法院12368诉讼服务智能平台的投入使用,标志着上海法院的诉讼服务已实现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的新跨越,但这只是上海法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步,上海法院将按照**法院的要求,加快‘数据法院’‘智慧法院’建设步伐的推进,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提升上海法院的司法公信力。”郭伟清告诉记者。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more联系我们
孙奎官网
地址:上海恒丰路600号机电大厦7层722室--726室
手机:13262916597
联系人:孙奎律师
QQ:798486031

皖公网安备 34040302000170号